财政部对重点县直接监控向基层倾斜
今天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2021年,财政部继续实施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对三保工作早谋划,早布置,早预警监测。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最近几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压减本级支出,集中财力加大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并积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2021年,用于增加地方财力的均衡性转移支付1.89万亿元,增长10.1%,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是3373亿元,增长13.2%,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3027亿元,增长8.5%,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882亿元,增长11%,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范畴,不指定用途,地方可以用来充实困难地区的财力这些措施为地方做好基层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财政保障
二是不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转移支付,将推动省以下财力均衡分布,促进财力下沉等作为政策目标之一,对省级加强困难县财力保障,提高县级财力水平和均衡度成效明显,对财力向基层倾斜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在资金分配时予以奖励,体现了正向激励这几年县级财力占地方财力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三是持续加强工作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预算管理,要求地方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的重点,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坚决杜绝拖欠等问题要求地方按照县级为主,省级兜底的原则,县级财政要确保三保预算逐项足额编列,省级财政要抓好县级三保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同时通过资金直达,加强国库库款管理,保障县级三保有充足的资金
四是建立了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对收支压力大,债务风险高,暂付款规模大,库款保障水平偏低的县区实行监控财政部对重点县直接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对审计监督和日常监测中发现的个别县区未及时足额保障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到位
执行情况看,过去一年在各级财政部门共同努力下,基层财力持续提高,县级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没有发生大的风险事件,惠企利民政策得到了有效实施。三是大力支持长江经济带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制造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支持产业链协同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政策,简化资金申报程序,支持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同时,发挥好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制造业领域的投入。。
。